4月24日,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率领的大湾区考察团完成了所有访问行程。李家超返港后,总结四天的访问之旅时表示,此次访问深圳、东莞、佛山和广州的行程涵盖创科、智慧城市、青年发展、文化艺术和环保等,相信以此为起点,香港和大湾区内其他城市将共同努力,推进湾区发展至新高度。
(资料图片)
此次访问团的成员之一,香港立法会议员邱达根(科技创新界别),4月22日考察途中在佛山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(以下简称《21世纪》)记者的专访。
“我们感觉到这几年来,内地的科技企业不停在进步、不停在创新。”这是邱达根谈及访问之旅时,最直观的感受。“香港有两个很重要的任务,一个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;另一个是中西文化的国际交流中心,所以这次行程也让我们向内地学习这方面的成功经验。”
以科技创新为例,在邱达根看来,香港与深圳、佛山等城市在工业类比如硬件零部件方面已有不少合作,但在产业链方面还可以做更多的“联动”。
“我们可以用好研发团队,将更多的技术发明放在香港,做好‘源头创新’”,邱达根表示,与此同时,借助广东城市的产业载体,将产品制造推向全世界,相信这也是未来香港重点推动科技创新的方向。
而要做好“源头创新”,离不开专业的人才。
邱达根认为,香港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人才流动十分重要,“像我们去腾讯参观的时候,也有一群香港青年在那里工作。”他表示,“最近我也在议会提出了‘Digital Pass’(数码工作签证)的想法,可以让更多湾区科技界的朋友,更便利地来香港(参与科技领域的)工作、短期居留比如7天或14天;也可以解决香港现在人才比较紧张的问题。”
“香港(对人才)的吸引力我不担心,现在我们只需要将人才引进来的一些政策措施变得更加便利、更加透明和快捷。”邱达根表示,在吸引人才的同时,香港也需要为其提供多样化的工作岗位以留住人才。
邱达根。资料图
《21世纪》:考察到现在为止,行程中您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是?
邱达根:印象深刻的是这次行程的铺排非常好,主要围绕两个重点,一个是科技企业,像今天我们去了腾讯、比亚迪;另外很多是文化类的项目。这对香港来说都很重要,香港两个很重要的任务,一是建成国际创科中心,另一个是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心。
当然,很多企业我们之前都去过了,腾讯我从前也经常去,但这次看见它有很多新的科技内容、科技产品;比亚迪也有更多电容电子方面的产品,让我们感受到这几年以来,内地的科技企业不停在进步,不停在创新。
《21世纪》:今天参观了这两个比较大型的科技企业,有没有一些比较具体的收获?对于香港发展科技、创科来说,有什么样的经验可以借鉴?
邱达根:其中一个很具体的是,我们去比亚迪的时候,试坐的云巴是一个电动轨道交通,其实我们一直也在想,(这)在香港能不能推动。
大家试坐了以后,感觉稳定性和速度都很好,所以很多议员刚才已经提到了,像启德那里是不是应该尝试内地创新的一些技术。(比如)在交通方面,在香港做试点,应用一些先进的科技。
《21世纪》:我们都知道香港非常鼓励科技的创新,但是它可能有一个稍微不足的地方,就是在创科的中下游阶段。而佛山恰好是一个以制造业著称的城市,您觉得香港和佛山,乃至整个大湾区的内地城市,可以怎样进一步加深合作,来共同完善创科的生态?
邱达根:香港、深圳跟佛山在工业类,比如刚才提到一些硬件零部件的合作其实已经很多了。因为香港其实有很多朋友也投资广东的一些企业,跟广东的整个生产基地的关联非常深,也有很多这方面的合作采购。在科技里面,我们希望看见更深入的一些合作。
比如生产基地,广东省的硬件方面已经非常好了,在电子用品,包括电脑等相关的一些周边产品都有生产线和供应链,怎么更好地让香港做好联动,把它(产业链)带动出去,怎么把我们的研发接到这里的产业圈里,推动我们的产品制造走向全世界,这肯定是未来香港重点推动科技创新的一个方向。
所以,这次来考察,我们自己也会去访问不同的朋友和企业,希望能加深产业链的合作,让源头创新的香港跟内地不同城市产业载体可以更好地融合在一起。
《21世纪》:那您现在有和朋友或者地方厂商接触吗?有谈过怎样去利用好产业链的这个问题吗?
邱达根:其实一直有谈的。特首都有提到,我们(几个城市)都是“兄弟帮”。个人来说,其实广东省的深圳、佛山和东莞我一点也不陌生,从前我都是经常来的。
这次以议员的身份来到这里,希望把从前的渠道、从前的朋友圈、从前的网络更好利用起来。这不纯粹是从前我作为一个商人的想法,现在是代表业界去推动香港与其他大湾区城市更深入地合作,一起打造科技中心。
《21世纪》:您刚才提到基础科研,香港需要有更多的科技发明,这离不开专业的人才。一方面我们见到其实有鼓励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,那另一方面香港应该怎样去利用自身优势来吸引更多人才,以共同打造创科中心?
邱达根:我感觉(人才在)香港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流动,这个是很重要的。像今天我们去腾讯参观的时候,见到有一群香港的青年在那里工作。
就科技界来说,我最近在议会也提出了一个想法,叫“Digital Pass”(数码工作签证),让在湾区的科技界人士来香港工作更便利,可以让他们短期居留在香港,比如说7天或者14天,在科技领域工作,这样也可以解决香港现在人才比较紧张的问题。
大家可以很顺畅的往返,包括便利的过关,让两地的科技人员更好地走在一起。另外,对于吸引海外人才来说,这段时间下来我其实不是太担心,我感觉香港还是有很强的吸引力。“高才通”出来几个月已经有1万多人报名了,而且现在都批了七八成,就是说接近1万人来香港。我也接到很多海外的一些学者,大学里面的团队向我查询回香港发展的一些问题。
我们要建立国际科创中心,人才是第一,我们必须要有更多的人才,才能打造成这个市场。
《21世纪》:您刚才提到首先要吸引人才,那接下来有一个问题是怎么样去善用人才。香港怎样留住人才?
邱达根:一方面我们吸引人才,同样你没有足够的工作岗位给他,他最后也是会离开的。特别你招的人才他有很多机会,他去哪里都能找到工作,所以你必须要有多样化的、有一些高度的工作岗位,比如说一些企业的研发工作。我们也希望吸引更多国家级的实验室来香港,这些都是能把我们现在来港的高端人才留得住的工作。
所以我们要保持开放性,要有更多的科技标准。让人才在香港能聚集,而且也能把他研发的产品推向全世界。
《21世纪》:您刚才提到,关于人才的“Digital Pass”的计划,有没有比较具体的构想?
邱达根:最近广东也发出了一个新的签证类(指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试点实施),就有一些特别的人才尤其是科技类的人才,可以申请多次往返来香港交流合作。但是,目前通过这方面的签证来到香港的人才,可以参与展览会、讨论会、签合约,但如果他在公司里工作比如编程,就是违法的。
所以其实就香港来说,我们可以在条件上对这类专业人才稍微放松一点,譬如让他能(在香港)短期工作7天、14天。加上他能多次往返香港,他不用居住在香港,不用增加他的生活成本。对他来说,他可以住在湾区的(其他)城市,帮香港的公司工作。一方面解决香港人手比较紧张的问题,另一方面对很多科技公司来说,也不用员工天天待在办公室,其实一年来十次八次就足够了。
(这样)一方面在香港的公司可以雇佣更多湾区的高端人才;另一方面不会带来香港生活社会福利的压力。第三对湾区(的青年)来说,也会有更多的工作机会。特别是内地毕业的青年大学生可能工作也会有更多的选项,对他也是好事,所以,这是三赢的方案。
《21世纪》:现在到处都是在抢人才拼经济,另外也有抢企业。您觉得香港主动出击去招商引资的时候,需要把握一些什么样的原则,或者说您这次考察有没有为这个问题带来一些思路?
邱达根:这次考察的很多企业我们都认识的,都是比较成熟的科技企业。对招商引资来说,其实对政府来说更难的是判断“明日之星”,哪一个是未来的科技大企业。
因为你如果已经成为非常大的科技企业了,其实大家都会去抢它,那就看谁条件好了,那样竞争可能你要费更大的力量。对香港来说,土地有限,能给予的一些引进企业的政策也有限。可能资金方面现在我们开了一个新的门类,有香港投资(管理)有限公司可以去考虑,但是土地我们没有充足的供应,引进企业也是不容易的。所以,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哪一类企业、哪一类的行业愿意来香港。
第二就是怎么把一些现在还不是独角兽的企业引进来。这其实对每一个政府来说都是难题,因为你要判断谁是未来之星,如果企业还没有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,怎么判定它未来的一些发展方向,这个其实是一门艺术。
我们很好的一点就是成立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,我也是其中一位委员。在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里面,大家目前正在讨论的话题就是这个,到底那条线定在哪里,怎么判定谁是你要引进的企业,引进的企业里面我们怎么去选择,选择的机制是怎么样,怎么才是最公平的,怎么用我们有限的资源去把一些未来之星引进到香港?这个其实我觉得还是很难能画一条线的,我们也还在讨论之中。
但是,现在我们围绕的几条赛道是很清晰的,包括生命科技、金融科技、大数据这些,都是香港有基础的,要把它培养出来,也有很好的吸引力,但赛道里的标准我们还要去细谈。
《21世纪》:您刚才提到的这几个赛道,最近有看到比较有符合这些特质的公司吗?
邱达根:有很多。其实每天都有非常多企业来找我,生命科技的、大数据的,包括第三代互联网的、区块链相关的虚拟资产等等行业。非常多有潜力的公司,它现在可能还没(发展)到非常大,但是他们从事的技术以及他们在做的研发,很多是香港从前不具备的。我们这个广告我看打得挺响亮,很多这方面的企业都有来咨询,包括内地的和海外的。所以我相信,政府引进企业方面很快会有一些好消息。
(实习生张伟泽对此文亦有贡献)
标签:
精彩推荐
4月24日,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率领的大湾区考察团完成了所有访问行程。李家超返港后,总结四天的访问之
在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,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围绕“推动静安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和版权服务高质量...
4月25日,日丰股份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。根据公告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 85亿元,同比增长11 98%;归属于上市
美国对中鹰派政治人物最近接踵访台。美国前国安顾问博尔顿26日抵台、前副总统彭斯也可能6月访台。亚太和平
美股异动|百事可乐近2%Q1业绩胜预期上调23年业绩指引:格隆汇4月25日|百事可乐(PEP US)涨1 85%,报价188 94
1、疾病分析:尿频尿急在临床上很常见。2、很多疾病都会引起尿频、尿急,所以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
文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孙唯通讯员翁楚歆图 学校供图4月22日,广州商学院“广商大讲堂”第二讲举行,邀...
撰文:张佳4月24日,汤姆猫连发2022全年、2023年Q1财报业绩。总收入持续下滑,利润同比下降超三成,整体表
新华社杭州4月25日电题:中国数据创新应用与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 新华社记者屈凌燕、魏玉坤、魏董华
联络互动最新股东户数13 72万户,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公司户均持有流通股份1 38万股;户均流通市值5 74万元。
1、时光荏苒,2007年很快就要过去了,回首过去的一年,内心不禁感慨万千……时间如梭,转眼间又将跨过
昨天(4月24日)晚间东南大学发文回应“院长工作群发不雅照”▽网传我校马院负责人袁某某在某微信群里发...
欢迎观看本篇文章,小勉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。良辰美景的意思是什么,良辰美景简单释义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
1、大头鱼做砂锅鱼头好吃。2、准备用料:新鲜鱼头一个、姜片少许、红枣几颗、葱花两颗。3、步骤一:鱼头清
智通财经APP讯海德股份000567000567SZ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3亿元同比增长5946实
日前,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《山西省乡村民宿业发展规划(2022-2030年)》。《规划》对山西省乡村民宿业
注塑产品概念上市公司股票一览,你收藏吗,注塑产品概念上市公司股票一览注塑产品行业概念股票有:横河精密
4月25日消息,全国首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区域苏州相城区近日印发《2023年相城区深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要
[新闻页-台海网]如今,在公益性“慢火车”上,国铁集团专门开设了为学生旅客服务的“自习车厢”;在高铁...
在视频画面中未出现目标视频内容的情况下,显示不具有目标视觉特效的弹幕
资讯News
08-17
11-03
11-03
11-03
11-03
11-03
11-03
11-03
11-03
11-03
11-03
聚焦Policy
当好农民工的“护薪人” 近日,罗某等7名农民工在收到被拖欠的工资后,纷纷打电话向江西省南昌市...
“通讯录里所有人都知道我欠钱了” □ 本报记者 韩丹东 □ 本报见习记者 张守坤 ...
大连宝马车撞人案肇事司机被判死刑 本报讯 记者韩宇 10月29日,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...
医院财务迷上网络赌博输光5000万元公款 □ 本报记者 马维博 □ 本报通讯员 汪宇堂 曹...
辊环车削 雕琢毫厘(工匠绝活) 【绝活看点】 23年来,雷虎始终扎根一线,改进钢材轧制工艺...
交警严查超标电动自行车挪用“白牌” 截至昨晚6时,处罚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共计6585笔;下一步将...
明起寒潮来袭 北方气温普降10℃以上 中央气象台预计,本周日北京平原地区最低气温降至-4℃左右...
多种蔬菜价格降幅达五成 包括菠菜、蒿子秆等 预计本月中旬蔬菜恢复供需平衡 本报讯(记者...
北京周日最低气温或达-4℃ 本报讯(记者 赵婷婷)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中央气象台获悉,新一股...
昌平一家四口确诊新冠肺炎 天通北苑第二社区升级为中风险地区 朝阳两涉疫校区及16所学校停课 ...